首页 > 中国 > 河南 > 南阳 > 地名

樊楼村

地名:樊楼村隶属:城郊乡
行政代码:411329300代码前6位:411329
长途区号:0377 邮政编码:473000
车牌号码:豫R行政级别:村
  樊楼村位于乡境北部,老白河西岸。距乡政府4公里处,北与青羊接壤,南邻乔营,西连齐马庄,东依老白河与王营村、蔡庄村隔河相望。全境东西宽1.2公里,南北长3.2公里,总面积3.4平方公里。  建置沿革 樊楼村,解放初期归赵庄区管辖。1955年,与湍口村合并,成立湍口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属城关人民公社湍口大队。1963年,属城郊公社湍口大队。1964年从湍口大队分出为樊楼大队。1984年,改为樊楼村民委员会。村委会驻樊楼。辖4个自然村。樊楼 樊姓于明末,从今樊集迁此开,始名樊六家,后建看夜楼1座,演称樊楼。十里铺 清初,官府在此设邮递铺,距县城十里,名十里铺。小邓营 清未建村。大邓营 元时建村。  人口民族 如今,村委辖4个自然村,10个村民小组,465户,1816人。其中男912人,女904人;均为汉族。小学文化占14%,初中文化占80%,高中文化占3%。有刘、邓、樊、姚、陶、路、陈、朱、王、赵10个姓氏。  自然状况 樊楼村所辖的4个自然村,由北向南依一字形排列,与老白河西岸河堤平行,象南北长砚台形。村东为沙土,周围为黄壤土,村西为粘土。沙土、黄壤土850亩,占总耕地面积的32%,粘土占68%。老白河内有丰富的黄沙,是村民建筑的主要材料之一。地下水资源丰富且无污染,是农民抗旱灌溉的宝贵资源。樊楼4个自然村各有1至2个大坑塘,可养鱼、种藕。植物资源有杜仲、槲桑、竹子、速生树、芦苇、香附子、蒲公英、车前草、蒺藜、枸杞、益母草等。  主要经济状况 2007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177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735元,分别比1978年±曾长75.2%和73.8%。  社会事业  教育 解放前,村没有学校。解放后到1968年前,村只有三里河完小1个下伸点,设1个班,1名教师,只招收一年级学生。1968年10月,始创办樊楼学校。设小学一至五年级5个班,初中一、二年级2个班,7个班分别在4个地方上课,条件十分简陋。1974年后,改为小学,有一至五年级5个班。1998年,对危房进行了改造,学生可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上课。今年,村有小学1所,教师14名,适龄儿童入学率99.7%。1978年后,有20名大中专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   科技 1981年,村创办农技校1所,开办种植、养殖、农副产品加工、林果栽培和管理等10余种专业,先后举办培训班78期,受训人数达9000人(次)。有农业技术员23名,其中获得专业技术职称的9名,1995年,村推广高压汞灯诱蛾技术,消除了棉蛉虫危害,使棉农增加了收入。   文化 70年代,村有文艺宣传队。1978年,村成立广播室,1991年,广播入户率达100%。1999年,有线电视开始入户,至2007年发展到140户。   卫生 1978年,村有1个卫生所,医务人员2名。1995年发展到3所,医务人员增至4名,能开展地方病防疫和常见病的治疗。2003年以来,实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村民看病难的问题得到了改善。  村民生活 1955年与1978年相比,人均占有粮食由150公斤提高到350公斤,增长了1.5倍。其中细粮比例由40%提高到90%。肉蛋、副食品消费有所增加。2007年,人均占有粮食450公斤,细粮比例占90%以上,蔬菜、禽蛋、肉类消费量大幅度增加。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220元提高到2500元,增加5.4倍。人均住房面积由9平方米,增加到26平方米,增加了近3倍。住房质量也由原来的土坯墙草房和砖包皮箔札瓦房发展成砖木结构瓦房(占80%)和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平房、楼房(占20%)。全村拥有自行车950辆,缝纫机250台,电风扇400台,洗衣机70台,手表980块,黑白电视机350台,彩色电视机50台,高档家具250件,摩托车62辆,电冰箱56台,村民储蓄达120万元。
你可能对下列地名会感兴趣
南阳导航